第五十二章 不沾锅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    “我...我...”这次周蓉,就是被周秉昆说的无语,什么都说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“我什么我,周蓉,我早就对你说过了,你这个人就是不孝。”

    说好话哄老周两口子,周蓉是一把好手,论起吵架,周蓉就不是个了,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,敢挑衅周秉昆。

    周蓉不行了,冯化成作为丈夫也不能干看着:“秉昆,这就是你误会你姐了。一直以来,孝就是分为两种,养口体和养心智,伺候在父母身边,照顾衣食住行,是养口体。远走高飞,有所成就,让父母以此为荣,是养心智。

    你姐她这么多年,虽然没陪在父母身边,但是她经过自己的努力,考上了大学,成长的这么优秀,为父母脸上增光,同样是对父母的一种孝。”

    “冯化成,你可够了吧,你还要不要脸,父母口体都养不成了,你给他争的那点脸面有个屁用。你丈母娘差的是周蓉上学读书给她挣的那点脸面吗,她现在差的是有人能照顾她。

    我说冯化成啊,你是不是就觉得你成了诗人,有了名头,就是已经孝顺了你舅舅。所以才会二十多年了,都不登把你养大,又供你读大学的舅舅家门的。”

    要不说文人最会狡辩了,想要什么观点了,什么说法对自己有利了,随便找点什么古话,断章取义出来,就能给自己的虚伪找到根据,找到典故。

    “周秉昆,你这个人,不可理喻。”

    冯化成恼羞成怒站了起来,揭穿黑历史也算是让冯化成破了防了。

    回的京城之后,冯化成明显不如以前在农村的时候,能受气,抗打击了。???..coM

    “我不可理喻,不是你在强词夺理吗。当初不是你见到老头,就直接给老头跪了吗,老头同意了你和周蓉的事,你说等你翻了身,你就要报答老周家,连丈母娘都不管,你就是这么报答的吗?”

    这些都是周志刚当初去贵州看过周蓉和冯化成之后,写信跟李素华说的,当初也是把周志刚和李素华感动坏了。

    气氛越来越僵硬,吵闹起来也解决不了问题,周秉义当然是不希望的,当了好一会儿的透明人周秉义,开口说话了:“你们能不能停一停,咱们唠唠妈的事情?”

    “有什么好唠的,我的态度我早表明了,要唠妈过了暑假,以后怎么生活的问题,就你们兄妹两个唠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“秉昆,就算这几年我觉得你变了,变化很大,但我还是一直相信你的本质是没有变的。觉得你是一个会孝顺父母的人,但是我怎么都没想到,你现在怎么对爸妈,都这么不孝了!”周秉义气道。

    “我孝顺不孝顺的,你们两个现在都没资格说,想要说我不孝,你们两个一人先伺候老太太七八年了再跟我说,现在你们哪有跟我说的资格。”

    孝顺这方面来说,周秉昆是完全可以站在制高点,永远可以鄙视这俩口嗨货。

    “大哥,你让妈跟你回吉春,你在江大读研究生不就完了吗,这样既不耽误你工作,也不影响你学习,还有嫂子可以一块帮衬着你照顾着妈。”

    关乎自己的利益,周蓉也不支持周秉义读什么北大了,能读个江大就很不错了。

    “你嫂子也没时间,她本科要读五年不说,还要读研究生,本硕连读八年,往后一年比一年的学习忙,她爸妈那边都需要我帮忙照顾,哪帮的了我。”

    说来说去周秉义,就还是嫌弃李素华是拖累,照顾起来是麻烦,不能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
    “这个事情,你们两个慢慢的讨论,没有每个人都先把妈伺候够八年之前,你们两个就不要跟我提这种事了,有光老头,老太太的事,都你们兄妹两个商量就行。”

    说完之后,周秉昆直接甩手离开了大杂院。

    周秉义真是把周秉昆都搞烦了,三番五次试探周秉昆。

    周秉昆也就是想着做人需要一点底线。

    愿意出钱,偶尔出点力,安顿了李素华的晚年。

    周秉义就把周秉昆当成了一个老实人,利用周秉昆这点道德底线,想PUA周秉昆。

    周秉昆干脆也就不讲感情,只讲责任和义务了。

    ...

    接下来的两个月之间,周秉昆在学校挺忙,一是临近毕业要忙着搞自己的论文,二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导师准备读研。

    其他学校的学生,想要读研,可能难度挺高。

    但是在清华要读研,难度还是要低上不少的。

    当初的时候,77届本就只招了八百多名的学生。

    这几年公派留学和自己家里有门路出国留学的,出让这批学生又少了三分之一。

    又有一部分人,因为经济原因,家庭条件困难。或者人到中年,上有老,下有小,需要养家湖口,急着挣工资,不考虑继续读研究生。

    所以选择读研的人并不是很多,虽然学校招研究生的数量也少。

    但是竞争的压力也不能算是很大,导师招生的时候,毕竟还是倾向于本校学生的。

    单从学生质量来说,国内其他学校也比不了。

    考试虽然不难,但是要选择以后的发展方向,花费一些时间还是必须的。

    生活方面,周秉昆需要忙着的事情就更多了。

    米面粮油这些采购的事情,一直都是周秉昆在做。

    女儿和儿子不说,孩子生活方面主要是由郑娟来带。

    周秉昆主要就是陪陪孩子,带着孩子出去玩。

    买的小院需要修葺,装修,这个离不开周秉昆。

    郑娟不了解这方面,能做的不多,主要负责准备,新的被褥,窗帘,门帘,家里的一些装饰的问题。

    另一个周秉昆说想把郑大娘和光明接到北京,是认真的。

    把人接过来,在吉春没有了牵挂,也省的了每年寒暑假回去的麻烦。

    和周秉义距离远一点,也能减少一些周秉义的非分之想。

    但是来北京让郑大娘和光明,完全依附着周秉昆一家生活,以两个人的性格,心里肯定也是不可能开心的。

    所以周秉昆,需要给光明找一家单位上班,十七八的孩子,也该参加工作了。

    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,相比于光明让周秉昆养活,郑大娘肯定还是更愿意光明,自己就具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